一、長期性而非突擊性
幼兒園教育是終身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為兒童的終身發(fā)展打好基礎。因此,不應當把幼小銜接工作僅僅視為兩個教育階段的過渡問題,而應把它置身于終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去考慮。應當看到,讓幼兒順利地進入小學只是幼兒園教育的近期目標而已,它是實現幼兒園教育長遠目標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就是說,要以兒童的長遠發(fā)展為目標,對兒童進行全面的素質教育。對幼兒園來講,在時間上要把幼小銜接工作貫穿于幼兒園教育的各個階段而不僅僅是大班后期;在內容上要涉及幼兒發(fā)展的各個方面而不僅僅是知識準備;在人員上要包括幼兒園全體人員、家長及有關成人而不僅僅是大班老師。對小學來講,也不能僅僅把銜接工作看成是幼兒園的事情,而應當遵循素質教育的精神,改革不適合兒童發(fā)展的教育形式、方法等??傊?,雙方都應該立足于兒童的終身發(fā)展,以全面提高兒童各方面素質為教育的根本目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為兒童適應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銜接中僅偏重某一方面是錯誤的,而在某一方面中又偏重某些因素則更片面了。有的教師把智育理解為僅是讓幼兒記憶知識,掌握技能,對智育的其它因素,如智育的核心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則重視不夠,對幼兒的學習主動性、興趣、習慣等與智力發(fā)展密切相關,也屬于智育范疇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則更是忽視。這種片面的銜接教育對于幼兒入學后盡快適應小學的學習與生活是非常有害的。例如:調查表明,有的幼兒園只重視計算技能訓練,忽視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結果孩子入學后,數學學習并不好。而數學學習好的學生都表現出對學習有興趣、喜歡數學、思維發(fā)展較好、自信心強等特點。可見,幼小銜接工作應該是體、智、德、美全方位的素質教育,使幼兒在全面發(fā)展中順利過渡,而決不能搞“單項突破”或片面發(fā)展。
三、培養(yǎng)人學的適應性而非小學化
在幼小銜接工作中的另一誤區(qū)就是小學化傾向嚴重。有些教師認為,要與小學搞好銜接工作就要提前用小學的教育方式對待幼兒,讓幼兒園像小學。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
一是提前讓幼兒學習小學的教材,如提前學習漢語拼音、書寫漢字、提前學習小學的數學知識等,使幼兒園的教育內容不是幼兒熟悉的、與之關系密切的周圍生活中具體的人或事,而是大量抽象的文字或符號。由于教學內容背離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不能或不甚理解,因此學習中只能較多地使用機械記憶和死記硬背的方法,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這不但不利于幼兒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而且極大地挫傷了幼兒對學習的興趣,使他們未進學校就已經害怕學習,討厭學習。這不僅影響幼兒上小學,甚至可能給今后的發(fā)展埋下危機。
二是用小學教育的組織形式與方法對待幼兒園的幼兒。如用小學式的上課取代幼兒的基本活動——游戲;教師長時間用言語講授的方式進行知識灌輸,追求立竿見影的短期學習效果;在管理方式上也完全小學化,如要求幼兒上課手背后面,長時間不許動,更不許隨便上廁所、喝水;還有的教師給幼兒布置許多家庭作業(yè),作業(yè)做不好還要受批評、懲罰等等。這些作法,嚴重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是造成兒童怕學、厭學、養(yǎng)成不良學習習慣的重要原因。
幼小銜接工作的重點應當放在培養(yǎng)幼兒的入學適應性上。教師要針對過渡期兒童的特點及實際情況,著重培養(yǎng)幼兒適應新環(huán)境的各種素質,幫助幼兒順利完成幼小過渡,而不是把小學的一套簡單地下放到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