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鉗夾、結扎止血此法為術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即用血管鉗將看得見的出血點進行快速、準確的鉗夾止血。不可盲目亂夾,如出血點因出血而看不清,可用紗布塊壓迫一下,待看清楚后再夾。鉗夾的組織宜少,以免過多地損傷血管周圍的正常組織。表淺的微小血管,單純的鉗夾即可達到止血目的;而較大的出血點,則需在鉗夾后用絲線予以結扎,也可使用電凝。結扎所用的線頭,作為異物長期留在組織之中,可造成感染或引起組織排斥反應,甚至影響創(chuàng)口愈合,故在結扎后剪線時,應盡量減短,避免遺留過長線頭,這對整形手術和創(chuàng)面植皮尤為重要。對某些鉗夾組織較多、鉗夾組織的游離端過短以及鉗夾的組織內有明顯的血管者,為避免滑脫出血,可加用縫扎。對于大塊的肌束應采取先鉗夾,再剪斷,最后縫扎,才能安全可靠,常用的縫扎方法為貫穿縫合法。
2.阻斷止血此法為臨床上止血效果最明顯、最可靠的方法,即用鉗夾、結扎和縫扎的方法阻斷知名血管或術區(qū)中較粗大血管的血流,達到區(qū)域止血的目的。
(1)知名或較粗血管的阻斷止血:術中處理此類血管,應順其長軸,細心將其從血管鞘中分離解剖出來,再行兩側鉗夾或結扎后剪斷,即可達到防止和減少出血的目的。注意血管結扎切斷后所留下的斷端長度,至少應為該血管管徑的兩倍,并應行雙重甚至三重結扎,才能有效地防止滑脫。對較大動脈的第二次結扎,使用貫穿縫合法,則更為穩(wěn)妥、牢靠。
(2)頸外動脈結扎:頸外動脈是口腔頜面部血液供應的主要來源,因此,阻斷結扎或結扎切斷頸外動脈主干或其分支仍不失為預防和處理頜面部手術術中出血的重要和有效的方法之一。由于頜面頸部血管側支循環(huán)較多,在臨床上雙側頸外動脈結扎的止血效果比單側結扎更佳,但要注意其適應證,正確選擇。
(3)區(qū)域阻斷止血:對血液循環(huán)十分豐富而又不宜使用上述兩種方法止血的組織可采用此法預防和處理出血。在切口周圍或在切除腫物血供的近心端先行圈式或柵欄式縫扎,即可達到明顯減少出血的目的。
更多信息請查看醫(yī)學考試網